那个承载了无数人青春回忆、欢笑与泪水的地方,如今似乎正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万家KTV门店悄然关闭,曾经被誉为“男人的快乐老家”的KTV,真的被年轻人彻底抛弃了吗?
这样的价格差异,让人不禁咋舌。而钱柜这样的行业巨头,一家店就曾创下过单日营收78万元的惊人记录。
他把这个能随时唱歌的小机器取名为卡拉OK,本意是无人乐队,而这款卡拉OK,便是KTV的雏形。
有了音乐的烘托,酒吧更加热闹了,客人一边喝酒一边跟着唱歌,氛围上来了,待在酒吧的时间也变长了。
他试着把MPV和刚刚流行起来的卡拉OK结合了起来,让客人可以在小包间里一边看MTV一边试唱。
此后,大量内地本土品牌也迅速崛起,并且占领了这些高线城市的大小商圈,靠麦霸经济学赚得盆满钵满。
市面上2.1元一瓶的可乐在KTV里卖38元,3.1元一瓶的啤酒卖45元,果盘190元,还要另外加15%的服务费。
那时候的KTV生意极其火爆,月营业收入能达到千万以上。有的人曾经夸下海口说,只要你敢投入几百万,就能在半年内回本。
2015年团购兴起,各大KTV之间打起了价格战,9.9元3小时、120元包通宵还送水果、白天50元不限时的活动到处都是。
所以当时的KTV成了很多学生党的天堂,能唱能玩还不贵,没有任何一个娱乐场所能比KTV更划算。
因此,关店潮也从最有实力的钱柜、好乐迪开始打响了,截至2015年底,钱柜在全国门店只剩下三家。
但是也好景不长,2016年全国各地出现了迷你版的KTV,小小的如电话亭般大小的房间,在街边、酒店、商场、电影院遍地开花。
然而,迷你KTV的弊端也很快显现了出来。曲库不全、音质欠佳、空间狭小、活动受限,透明玻璃房又缺少隐私性。
而接下来关于版权的问题更是让传统KTV雪上加霜,2017年音集协开始大量起诉KTV要求征收版权费。
有人算过一笔账,按照50个包厢算,一年需要缴纳22万左右的版权费,对于一家小型KTV来说,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而对于目前更年轻一代的00后来说,不是对唱歌不感兴趣,但是传统KTV已经没法满足他们个性化、创新化的需求了。
据调查数据显示,68%的年轻人认为KTV费钱又无聊,毕竟在短视频刷屏的时代,专注唱3个小时反而成了低效社交。
不少KTV的包厢陈设从之前的豪华版改成了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元素,有温馨的、有城堡的、有复古的、有风的等等。
也有些KTV开始跨界经营,将桌球、餐饮、游戏、家庭影院、酒吧、剧本杀等跟唱歌融合在一起,提供一条龙服务。
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,KTV的设备也从单一的MTV加麦克风转变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VR剧目、多屏互动、6D全息投影等智能化场景。
除此之外呢,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,KTV除了迎合年轻人的品味外,老年市场将是未来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。
这些老年人的年龄大多在60到80岁之间,组队8到10人在白天包场,算下来人均只需要三十多块。
有不少的KTV门店已经开始推出了夕阳红卡,390元可以消费四次,每次6小时,引来了不少老年人办理。
或许,就像失去了实用价值的老式唱片机依旧能找到收藏家一样,KTV也将成为某种文化的符号。
QQ:
手机:
微信: